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攻略 » 正文

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证|19年样本(模板)

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是在原通信工程系基础上组建而成,有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信息安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广播电视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硕士学科点(含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号处理两个二级学科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其学科和专业的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属 性

二级学院

所属地区

陕西西安

现任校长

卢光跃

主管部门

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先后与国内外多家公司、研究所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设立了“中兴通讯——西邮nc联合教育中心”实验基地和“中兴通讯公司——数通产品西北授权培训中心”,承担了亚太电信组织(apt)“voip技术与应用”、“网络与电信安全”等培训任务,受到10多个国家学员的好评。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招生以来,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6000多人,各专业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10年通信工程专业就业率达到98.6%,考研率达到27.9%。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发展潜力,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1]

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名誉院长:谢永斌

名誉院长:谢永斌

院长:卢光跃

院长:卢光跃

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大力

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大力

副院长:刘毓

副院长:刘毓

副院长:刘颖

副院长:刘颖

副院长:赵小强

副院长:赵小强

副书记:唐黎[2]

副书记:唐黎

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历时改革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历时改革

历史改革[3]

师资队伍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获得“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教育先进工作者”、“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陕西省教育系统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2人先后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支持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

本科生培养专业介绍

(一)、通信工程专业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现代通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通信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通信网络和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通信信息系统、网络运营、网络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各种通信实验测试技能,具有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3、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通信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原理、通信原理、电信传输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网、现代交换原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

4、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5、继续深造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

6、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电信运营商、电信制造商、电信服务商以及相关的公司企业从事通信领域内网络、系统、设备中信息传输、交换、处理等方面的工程设计、运营维护工作,也可以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4]

(二)、信息工程专业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信息获取、传递、处理以及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信息系统开发等通信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数字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3、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通信电子线路、信息论基础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verilog hdl设计基础、fpga设计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现代通信网与接口、数据采集与处理等。

4、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5、继续深造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

6、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电信、移动运营企业和各种电子信息类企业、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各大通信公司等从事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等工作,也可以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3]

(三)、信息安全专业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与保密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掌握信息安全防护与保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3、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算法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基础、信息安全概论、网络安全基础、通信网安全、密码学基础、现代密码学等。

4、本科,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

5、继续深造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

6、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邮电、通信企业、金融行业及其它新兴产业部门从事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等工作,也可以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5]

(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电子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系统的技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和通信系统设计能力;具有现代电子信息系统和传感器网络的开发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3、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电子测量与仪器、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通信定位原理及应用、嵌入式原理及应用等。

4、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5、继续深造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测控技术与仪器。

6、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电子信息类企业及其它新兴产业部门从事电子信息传输与处理、物联网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6]

(五)、广播电视工程专业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广播电视网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广播电视工程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广播电视网络和传输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广播电视系统、网络运营、网络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各种实验测试技能,具有三网融合的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3、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广播电视工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网络、现代通信网、图像通信、数字视频技术、数字音频技术、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无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光纤通信等。

4、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5、继续深造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广播电视工程。

6、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广播电视运营企业及其它新兴产业部门从事广播电视系统设计、传输、管理与维护等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7]

培养方案

(一)、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1、专业培养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与发展趋势。主动适应21世纪科技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协调统一;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构建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该校特色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是面向通信与信息行业,口径宽、学科交叉融合多、适应面广的专业,西安邮电学院的定位是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围绕该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传统与特色,遵循“重视基础、加强实践、突出特色,分方向培养”的原则,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掌握坚实的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服务于通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重点在通信网与交换、无线通信、ip网络技术、光通信等方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设备研发、工程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营销等工作,或者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3、学制与学分

学制四年,毕业应修最低学分198学分,其中必修课111学分,限选课41学分,任选课6学分,集中实践环节32学分,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8学分。

4、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波与电磁场、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网、无线通信原理、光纤通信技术等。[8]

(二)、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1、专业培养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与发展趋势。主动适应21世纪科技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协调统一;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构建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该校特色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

信息工程专业是面向信息行业,口径宽、学科交叉融合多、适应面广的专业,遵循“重视基础、加强实践、突出特色,分方向培养”的原则,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掌握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以及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信息产业等国民经济部门及国防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以及制造等方面工作的信息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重点在测控信号处理、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等方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等工作,或者进入工学和工程硕士继续深造。

3、学制与学分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生应修最低198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56学分,其中必修课98学分,限选课50学分,任选课8学分,集中实践环节34学分,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8学分。

4、主干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主要课程

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原理、通信仪器与测量、信息处理算法的matlab仿真、数字电视原理、现代通信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等。[9]

(三)、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1、专业培养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与发展趋势。主动适应21世纪科技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协调统一;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构建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该校特色,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

信息安全专业是面向通信与信息行业,口径宽、学科交叉融合多、适应面广的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掌握坚实的信息安全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服务于信息安全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重点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嵌入式系统安全等方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系统研发与集成、运营维护、营销等工作,或者进入工学和工程硕士的继续深造。

3、学制与学分

学制四年,毕业应修最低学分197学分,其中必修课109学分,限选课38学分,任选课8学分,集中实践环节34学分,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8学分。

4、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主要课程

信息安全导论、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安全操作系统、网络安全基础、密码学基础、信息安全算法设计、安全数据库、网络安全技术、安全协议、通信网安全、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pki基础、嵌入式系统及安全、网络攻防技术、混沌密码学等。[10]

(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1、专业培养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与发展趋势。主动适应21世纪科技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协调统一;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构建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该校特色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理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面向电子信息行业,口径宽、学科交叉融合多、适应面广的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重点在信号检测、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编码调制理论、通信基带信号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应的系统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市场和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在通信设备制造商、科研院所、it、ic、企事业单位及其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研究开发及管理维护工作,服务于电子信息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人才,也可继续攻读信号与信息处理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3、学制与学分

学制四年。毕业生应修最低学分197学分,其中必修课111学分,限选课36学分,任选课10学分,集中实践环节32学分,课外科技和实践活动8学分。

4、主干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电路逻辑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信息论与编码、电磁场与电磁波、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通信系统设计、现代通信网概论、无线通信原理、信号检测与估值、软件无线电等。[11]

(五)、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1、专业培养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与发展趋势。主动适应21世纪科技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协调统一;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构建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该校特色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是面向广播电视与信息行业,口径宽、学科交叉融合多、适应面广的专业,西安邮电大学的定位是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围绕该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传统与特色,遵循“重视基础、加强实践、突出特色,分方向培养”的原则,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掌握坚实的广播电视工程及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服务于广播电视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重点在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视频传输等方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设备研发、工程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营销等工作,或者进入工学和工程硕士的继续深造。

3、学制与学分

学制四年,毕业应修最低学分196学分,其中必修课107学分,限选课45学分,任选课2学分,集中实践环节为32学分,课外科技与时间活动8学分。

4、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工程。

5、主要课程

广播电视技术概论、现代信息网、数字电视原理、数字声音广播、数字视频技术基础、三网融合技术基础、iptv技术及应用。[12]

研究生培养培养方案

(一)、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信号与信息处理是当今发展最快的热点学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一个发展和更新最快的二级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已使世界科技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渗透到计算机、通信、交通运输、医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信号与信息处理作为当前信息技术的核心学科,为通信、计算机应用、各类信息处理技术提供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实用算法和实现方案。

该校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的培养单位主要由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等组成,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本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授予权,目前有教授7名、副教授10名。聘请了中国工程院周炯磐院士、中国工程院方滨兴院士为名誉教授。近年来出版教材3部,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ei、sci、istp收录6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安全部科技计划项目、信息产业部科研计划项目等纵向和横向科研任务20多项。形成了较有影响的研究方向,包括智能信息处理、量子信息处理、网络信息安全、通信信号处理、测控信号处理、图像信号处理、信号处理理论及应用等。

二、培养目标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路线,培养符合以下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4、较全世界面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具有独立的科研开发能力,能在量子信号处理、通信信号处理、图像信号处理、网络信息安全、信息处理与应用等专业领域内从事教学、科研与开发工作。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简称“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提前完成培养计划者,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毕业。硕士生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学习、研究任务或参加硕士论文答辩的,可由本人提前三个月提出申请,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所属院系同意并报研究生部审核,可延长学习年限。延长年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

1、智能信息处理

智能信息处理是近年来飞速发展起来的,通过模仿生物信息处理模式来获得智能信息处理功能的理论,用于解决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难以解决的一些非线性和不确定的问题。本方向重点研究模糊信息处理理论及其应用、混沌理论及其应用、现代优化算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

2、量子信息处理

量子信息科学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信息的量子特性有着独特的功能,在提高运算速度、确保信息安全、增大信息容量和提高检测精度等方面能够突破现有经典信息系统的极限。量子信息处理主要研究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等,本方向重点研究量子态的制备、控制和测量,量子算法和量子编码,量子计算的物理体系中所涉及的信息处理问题等。

3、网络信息安全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它和政府、国防、金融、制造、商业等部门和行业密切相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方向重点研究网络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标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图像安全技术等。

4、通信信号处理

主要从事通信过程中信号处理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注重分析通信信号处理的新结构、新算法、新思想、新理论,及其典型方法的分析与应用。主要研究通信信号处理及其dsp与fpga实现,快变信道分析与建模,快变非线性信道中的ofdm理论与技术,认知无线电等。

5、测控信号处理

以现代传感器为测控系统信息获取的前端,采用单片机、处理器及pc机完成数据采集与处理,构成信息获取、检测、传递及处理全过程的系统集成所需的测控信号处理技术是很多行业都需要的信号处理技术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场合。本方向重点研究测控信号的传感技术、处理技术、测控系统的集成和应用开发。

6、图像信号处理

图像信号处理是从事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先进信源信道编码、无线视频传输、网络多媒体信息处理及asic芯片设计等技术研究的基础。本方向围绕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技术、图像分析与理解,重点研究图像去噪、增强、配准、融合等处理技术,以及图像分割、图像感知等高层次图像分析与理解涉及到的处理技术。

7、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研究各种信息和信号的获取、变换、分析和识别的信号处理理论、方法、技术层出不穷,其应用范围涵盖了众多的领域,信号处理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是一个“永新”的话题。本方向重点研究阵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智能信号处理、声学信号处理、小波变换理论等。[13]

(二)、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通信与信息系统”隶属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本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及信息控制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

我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是陕西省和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涵盖通信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电信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并以信息产业部部级重点实验室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为支撑,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目前有教授7人,副教授9人。近十五年以来,本学科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6项;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形成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光通信、通信网、移动通信、信息光电子技术、信号处理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和通信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等。

二、培养目标

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学院现阶段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要求,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路线,培养符合以下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掌握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的一般理论与技术和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有益的社会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生学制为两年半。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半,最长不超过三年半。

四、主要研究方向

1、光通信

2、通信网

3、移动通信

4、通信信号处理

5、通信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1、课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学位课定为六门,共19学分,即政治(包括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一外语(英语)、两门数学课、两门专业课;限选课的学分不低于5学分,包括体育课、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实验课等。课程学习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3分,一般不宜高于36学分。

六、培养方式和方法

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可以成立指导教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共同进行指导。导师应根据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好课程学习计划,第三学期制定好论文工作计划。

2、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与论文工作并重的原则,既要使之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或独立从事开发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能力。

3、指导教师要充分了解研究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个人发展意愿及自身特点,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无论是课程学习、论文工作或实践课程都要注意培养研究生刻苦钻研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要启发研究生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研究生应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

4、为了强健研究生的体魄,规定体育课为必修课。

七、实践环节

为使研究生在实践中得到一定锻炼,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必不可少的环节。

1、做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的选择条件:

(1)凡是为研究所、工矿企业定向培养的研究生,或是入学前在大学参加过两年以上教学工作的研究生,可不做教学实践,但必须做科研实践。

(2)除以上两种情况外,都必须做教学实践,可不做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

2、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内容和工作量

教学实践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主要形式有辅导本科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实验等。其工作量为担任两学分(32学时)课程、40人左右教学班的辅导工作。

科研实践应是学位论文工作之外的专题研究或专题实验,其工作量相当于45学时的实验任务,专题研究与专题实验不能分别取得学分。

社会实践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主要形式有参与公司企业或研究所的科研项目以及社会调查等。凡入学前有一年实际工作经验者,可不选做社会实践。

3、学分

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均为两学分。

八、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论文评阅、组织答辩等)都要按《西安邮电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和《西安邮电大学学位授予暂行实施细则》的有关条款执行。[14]

硕士生导师

邵朝

邵朝,男,1955年5月生于陕西富平,副教授。1982年1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数学系,获应用数学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3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年数学系,获应用数学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3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学习、研究方向为函数稳定性与分叉性分类,突变理论及应用。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方向为阵列超分辨处理算法,参加的课题有原电子工业部预研课题“米波雷达超分辨处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具有容差能力的超分辨算法”等。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电子学报》、《电子科学学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6-7篇研究论文,工作主要集中在阵列超分辨处理算法、系统误差校正及算法有效性研究等方面。

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主要的研究方向为阵列超分辨处理算法及系统误差校正理论、移动通信多用户检测算法、信号检测算法及时频分布理论等。先后在《电子科学学刊》、《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电子科学学刊(英文版)》、《中国科学(e)》、《无线通信技术》、《信号处理》等刊物以及一些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约15篇。工作主要集中在阵列超分辨处理算法、系统误差校正及算法有效性研究;移动通信多用户检测算法,无线通信信道特性估计,信号检测算法等方面。

与同事合作出版《数字信号处理》教材一部。

主持完成的课题有原邮电部中青年科学基金课题“多用户检测算法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稳健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研究(202897102)”。

目前正在主持进行的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离算法的理论与摄动研究(60372036)”。同时作为主要参加者的研究课题有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总装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等。

目前主讲的课程有《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专业英语》等。[15]

朱国晖

朱国晖,男,汉族。1969年生,现属于西安邮电大学通信工程系通信网教研室,教师,。1993年毕业于西安邮电大学电信工程系计算机通信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系,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被评为副教授,目前正在西北工业大学电信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在教学方面,主要承担的课程有“现代通信网”、“现代交换原理”、“全光通信网”、“软交换及下一代网”等专业课程。在科研方面,先后主持了陕西省教育厅的项目“gmpls网络的故障定位及业务恢复技术”,及邮电学院中青年科研基金“ip网络流量控制机制”和“gmpls动态路由算法”三项,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下一代网络的oam机制及其层间互连技术的研究”、“多层网络的生存性策略的研究及应用”、“基于业务的多域多粒度智能光网络自组织机制”,国家863项目“多业务驱动的多层多域光网络生存性技术研究”、“新一代网络面向业务的恢复与控制技术研究”、“新一代信息网综合生存策略与网络管理的研究”等。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在通信网的体系结构、oam机制、网络生存性以及网络路由算法等方面。[16]

赵季红

赵季红,博士,教授,现为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光通信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电信联盟(itu-t)中国专家组成、西安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主要从事宽带通信网络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开发工作,如在宽带网的网络管理、多层传送网技术、现代交换技术、新一代网络的管理与控制、网络的生存性等方向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的主要研究项目有:信息产业部重点科技发展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贝尔实验室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院共同资助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以及多项合作项目。已经出版的学术专著5部,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ei、istp收录,申请发明专利7项,曾获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参加国际标准的讨论工作,参与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17]

王军选

王军选,男,博士,副教授,陕西户县人,九三学社社员。1994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效能分析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9年在航天工业总公司771所工作。2002年于西安科技学院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获得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7月至今工作于西安邮电大学通信工程系。

王军选副教授几年来一直从事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未来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先后主讲硕士《移动通信》、《现代编码技术》;本科阶段的《移动通信》、《无线通信调制与编码》、《信息论基础与编码》、《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与业务》、《cdma蜂窝移动通信技术》、《通信英语》等多门专业课程。

王军选副教授近年来以第一完成人在《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电路与系统学报》、《电波科学学报》、《无线电工程》《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等多种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出版编著教材二部,其中作为主编的《无线通信调整与编码》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08年4月出版,主要编著者的《通信电源》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8月出版。

王军选副教授主持、参与了多个国家、省部级基金、横向科研项目。目前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未来宽带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基金编号:2007f02);主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频谱效率多址码宽带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国家“863”项目“移动通信创新研究” 的研究;作为主要完成者参与了信息产业部重点项目“移动多媒体国内外相关标准比较和对策研究”(编号:2007r143);主要参与了横向项目“无线通信系统”,负责编码部分和数据的识别部分。[18]

孙友伟

孙友伟教授,男, 汉族, 1956年3月出生。1982年元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一系,获学士学位。1983年11月至今,在西安邮电大学从事教学与通信网络的科研工作。

2000年至今,曾先后为本、专科生开设<<移动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原理>;>;、<<电信新技术新业务>;>;、<<光纤通信原理>;>;、<<现代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单片机原理与接口>;>;等10多门课程。今年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

全程全网,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是孙老师的理念,只有正确理解通信网络,下一代的通信人才能把网络健康发展下去。在多年的教学经历中,深深体现出这个理念的好处,受到学生普遍好评。

在科学研究方面,积极与电信运营商、制造商保持密切联系,深入了解企业动态及需求,参与企业研究开发。提出研究报告,并多次深入三大运营商、电力通信及华为、大唐等制造商讲学,介绍并交流电信最新发展动态及本人研究心得。先后主持完成了信息产业部2006r012《通信新业务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及贡献率的研究》。信息产业部2006r172《我国西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需求分析》。 陕西省科技厅2006k04-g19《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传送网络系统仿真及协议配置》。陕西省科技厅2008k04-22《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接入网络构成》。主持完成了横向课题《第三代移动通信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贵州省农村通信业务发展对省域经济的带动作用的研究》等。主持完成了西安邮电大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项目《高职及成人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目前,正在积极地从事物联网以及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开发与研究。

围绕研究项目,出版有《现代通信新技术新业务》等著作。并在《电视技术》、《通信技术》、《中国有线电视》、《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其中ei检索1篇。

曾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19]

聂敏

聂敏教授,中共党员,陕西省乾县人,生于1964年10月,博士后。1985年毕业于陕西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12月至2009年4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4月出站。1986年至今在西安邮电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先后为本科生开设《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移动通信原理》、《微波与卫星通信》、《专业英语》、《通信原理》、《现代通信网》、《光纤通信》、《数字通信原理》、《接入网技术》、《数字微波通信》等10门课程。主持完成了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无线量子通信纠缠中继及rqcp协议研究》。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随机波束形成ofdma系统跨层资源管理研究》。在做博士后期间,协助指导研究生多人,主持完成了陕西省工业攻关项目《量子通信多址交换协议研究》,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网络探测的ip网络拓扑发现及性能分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下一代互联网性能测量关键技术研究》和陕西省工业攻关项目《gsm/cdma同频双模手机关键技术研究》。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专利局三项发明专利授权,分别是《基于通信质量量化的浮动费率计费方法》(专利号:zl03114465.9),《wcdma与gsm同频传输方法》(专利号:zl03134436),《基于移动通信网的sars信息快速采集系统及方法》。出版专著《现代通信系统计费原理》和译著《移动通信原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增强技术》。在《科学通报》、《光子学报》、《兰州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发表在《科学通报》英文版《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的两篇论文被sci检索。[20]

卢建军

卢建军,男,中共党员,1962年生,山东兖州市人。1984年7月北京邮电大学毕业,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任西安矿业学院通信系副主任。1997年3月任西安矿业学院通信系主任,系学科带头人。1999年6月任西安科技学院院长助理兼通信工程系主任。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6月至2009年元月任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兼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主管总务后勤、科技、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现任西安邮电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煤炭学会计算机、通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协会信息化分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组织教材研究与编写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煤炭学会计算机、通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信息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自动化学会委员,陕西省电子学会理事,陕西省煤炭工业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

卢建军教授20多年来一直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1985年组织筹建了全国煤炭高校第一个通信专业,并于当年招生,现发展为近3000名在校生,5个本科专业,3个硕士点。同年成立了全国煤炭通信专用人才培训基地,与国内近20个it企业联合建立了专用通信网试验中心、煤炭卫星网西北大区维护中心。科研工作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建设模式的研究以及企业专用综合信息网组网技术及业务应用,在企业通信与信息化建设中为10余个省近30个大型煤炭企业进行了咨询、规划、设计及组织实施等方面的技术工作,管理工作组织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推进了科研与科技产业的管理改革,开创了与美、英近20所大学的本、硕学生的联合培养、教师培训、科研合作。卢建军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有5名博士、15名硕士,分别从事移动通信、射频技术、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系统、安全生产远程监控系统、安全生产专家系统、企业供应链与销售连的电子商务系统、集团企业远程网络管理系统以及数字化矿山等领域建立了研究课题。在研的科研项目有:与大唐移动合作开发基于3g和其他射频技术的安全生产指挥调度系统、基于快速信道建立的无线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基于internet的远程实时监控系统、供应链电子商务应用,主持完成了关于安全生产远程监测监控系统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信息产业部电子基金项目,先后主持纵、横向科研合作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编著有《现代信息网》、《电子技术》等教材。曾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省煤炭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奖,并荣获陕西省“师德标兵”称号。[21]

刘毓

刘毓,女,博士。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电信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3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1985年7月至1996年12月在西安矿业学院工作,1997年至今在西安邮电大学工作。陕西省通信学会会员、陕西省电子学会会员。

先后开设《通信原理》、《数字通信原理》、《锁相技术》、《信号与系统》等近十门课程。发表论文十多篇,参与国家863-409精密制导、邮电部重点科技发展项目“个人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40gb/s 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超高速光电子器件研究与开发-基于主偏振态跟踪的pmd补偿系统等课题的研究开发。现主持信息产业部“高速光纤传输中偏振模色散特性信道模型的研究”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密集波分复用光纤通信中受激喇曼散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的研究。[22]

机构设置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机构设置图[2]

科研成果

序号名 称完成人时间授奖单位获奖等级

1 密码算法与安全协议的设计与分析 范九伦等 2007 中国通信学会 一等

2 电信网安全性评估与安全防御研究 范九伦等 2007 教育厅 二等

3 无线局域网集成安全接入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 范九伦等 2007 陕西省 二等

4 一类降低ofdm信号峰均值比的时域算法研究 卢光跃 邵 朝 王军选 刘雁飞、屈军锁 2008 教育厅 三等

5 新一代宽带网无线通信网络安全接入技术 范九伦等 2009 中国电子学会 一等

6 基于统计信息的若乾图像处理方法研究(2010-b15) 范九伦 杨 烜 裴继红 雷 博 张雪锋 熊大容 2010 教育厅 一等

7 基于概率和模糊信息的若乾图像处理方法研究 范九伦、杨烜、梁继民、裴继红、雷博、于海燕、支晓斌、张雪锋、赵恒 2010 陕西省 二等

8 数据网安全评估方法及其关键安全技术研究 范九伦、马建峰、高文军、刘建华、马卓 2010 中国通信学会 三等

9 mimo-ofdm系统多天线发射及新号峰均值比降级技术研究 卢光跃等 2011 教育厅 二等奖[1]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科研获奖汇总.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2.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机构设置图.西安邮电学院[引用日期2013-10-30]

3.信息工程专业.西安邮电学院[引用日期2013-10-30]

4.通信工程专业.西安邮电学院[引用日期2013-10-30]

5.信息安全.西安邮电学院[引用日期2013-10-30]

6.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7.广播电视工程专业.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8.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9.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10.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1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12.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13.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14.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15.邵朝.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16.朱国晖.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17.赵季红.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18.王军选.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19.1孙友伟.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20.1聂敏.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21.卢建军.西安邮电大学[引用日期2013-10-30]

22.1刘毓.西安邮电学院[引用日期2013-10-30]

展开全部收起。。。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积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6 基于统计信息的若乾图像处理方法研究(2010-b15) 范九伦 杨 烜 裴继红 雷 博 张雪锋 熊大容 2010 教育厅 一等

上一篇:西安财经学院法学院历届毕业证样本
下一篇:西安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证|2019年样本(模板)

最近关注


阜新矿务局职工大学|毕业证|样板hfh

阜新矿务局职工大学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 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阜新矿务局职工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属性 成人高校...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 大学毕业证样本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学院是自治区唯一的一所建设类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住...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图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 大学毕业证样本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专业设置涵盖电子信息、财经商贸、装备制造、土木建...

  • 微信号
  • 有疑问请电
  • 手机版访问
二维码